学生工作处
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正文
心理健康小贴士
日期:2021-11-17 信息来源: 点击数:

问:如何让自己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答:具体可以这样做:早上起床,就有一个目标——心情愉快。起床后,一边洗漱一边在暗示自己:我要快乐!每天这样做,至少坚持三周,养成积极心理暗示的习惯,这样就会天天有好心情。

问:运动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好处?

运动可以缓解释放压力每个人都会遇到来自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如果不能够及时或者很好地释放承受的巨大压力,就会导致诸如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失常,还有可能会造成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病的发病率。运动缓解压力,与体内腓肽效应有关。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为“快乐因子”,它能让人平静。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甚至可以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此外,长期充满压力的生活易引起生理、心理疲劳,而运动能使刺激强度得到变换,起到改善、调节脑功能的重要作用。

运动可以减轻焦虑当我们焦虑的时候会出现诸如紧张、烦躁、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浑身冒汗甚至还会伴有胸部疼痛等状态,部分还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甚至可能存在自伤、自杀行为。

焦虑影响我们的意识,降低我们的观察力,让我们正常的思考变得困难。有证据表明运动能减少焦虑感,通过锻炼能够有效获得对焦虑状态的控制能力,哪怕是只有10分钟跑步机上的锻炼,就可以立刻平息焦虑或者恐慌的感觉。在生理上,体育能降低肌肉静息张力,可以阻断向大脑传递焦虑的循环过程。不仅如此,运动还产生一些营养脑部的物质,提高大脑的镇静作用。

运动可以改善抑郁抑郁的时候会表现出心境低落、闷闷不乐、悲痛欲绝,让人对一切都感到无力。运动可以促进身体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分泌更多,这种物质可以改善情绪,提高幸福感,增强人的注意力,改善行为多动、记忆力不佳以及自身行为控制比较差等状态。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快速提高人们的活力和情绪,但是几个小时后情绪和活力可能会回到原来的水平。所以,我们不但要明白一次运动就可以改善我们的情绪,还要记住,只有长期坚持运动,改善情绪的效果才可以保持得更久。

要充分发挥大脑潜能,必须合理地安排锻炼,不使大脑某一半球或某一功能区由于反复单调的刺激而承受压力和疲劳,要动静协调、张弛有度,才能有助于提高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能力,降低身心压力。简单易操作的运动有跳绳、跳操、游泳、散步、打乒乓球等,运动时间可掌握在每天半小时左右。

问:什么时候做减压运动最合适呢?

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比如,身体吸收氧气量的最低点在18:00;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17:00到18:00之间最平衡,而身体嗅觉、触觉、视觉等也在17:00到19:00之间最敏感。因此,综合来看傍晚锻炼效果比较好。此外,在16:00到19:00之间体内激素的活性也处于良好状态,身体适应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也最好。所以,专家提倡傍晚锻炼,但在晚间时段要注意运动强度,强度过高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妨碍入睡。



下一条:好书推荐——《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版权所有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学生工作处      校址:山东省潍坊市胜利东街88号 邮编:261061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1311号